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体育与舞蹈融合,将健美与力量结合,便形成了体育舞蹈这项属于难美类型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自美国伯明翰大学舞蹈团和德国布伦瑞克体育舞蹈俱乐部来华表演后,我国体育舞蹈在随后快速发展的这三十年间,朝着竞技与艺术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着。竞技取向下,是把体育舞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以打败对手取得胜利为目的,在竞技赛场上通过展现体能、竭尽体力来争夺锦标。艺术取向下,体育舞蹈通过电视、舞台等传播媒介,发挥体育舞蹈的艺术价值,以艺术的形态展现给观众,去汲取体育舞蹈作品中的美,使观众产生美的愉悦享受。这样一来,竞技与艺术就构成了我国体育舞蹈的双重取向。本文运用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结合具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回溯体育舞蹈发展历史脉络的同时,对竞技和艺术双重取向的特征进行细致分类、深入剖析,在价值取向不同的情况下,体育舞蹈特征的突出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体育舞蹈这样特殊的双重属性,是它不同于常态舞蹈艺术(芭蕾舞、中国舞、民族民间舞)和常态体育项目(跑、跳、投三大类等)的区别所在。备受瞩目的焦点集中在除了具有竞技与艺术双方共同的特征外,体育舞蹈还具有了超越单个取向的独有特征,值得人们去探索。在体育竞技领域它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在舞蹈艺术领域,它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说来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不同场合下所表达出的价值倾向也各有不同,体育赛场上的“舞蹈套路”体现竞技,舞台上的“舞蹈作品”则表达艺术内涵。对体育舞蹈与体育竞技项目、体育舞蹈与舞蹈艺术项目相比下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类,在这新视角下总结体育舞蹈的本质特征。竞技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它的目标就是超越人类极限和挑战人类自身。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摆脱原始竞技的野蛮法则和野蛮下的竞争功利性,开始崇尚具有审美价值的文明竞技。在艺术取向的范畴里,体育舞蹈通过电视、舞台等传播媒介,发挥体育舞蹈中的艺术价值,使观众感受美的愉悦情绪,享受生活。如何掌控竞争性不会过大,而艺术性也不会过强的极限尺度。双重取向的切入点必须抓住双重取向相合的部分,才能调整体育舞蹈前进发展步伐,做到竞技性的推广限制到一定水平,并结合艺术的内涵协调发展。随后提出不同价值取向对体育舞蹈的影响,以及应当如何推动竞技取向与艺术取向的同步发展,引导双重取向下的体育舞蹈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