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椿(Toona sinensis,syn.Cedrela sinensis)为楝科香椿属多年生乔木,是我国珍贵的速生用材树种。在生产中,需要将香椿种子在冬季进行三个月左右的贮藏,而南方香椿主产区缺乏低温种子库,且环境高温高湿不利于贮藏,因此设置试验模拟南方环境条件探究香椿安全贮藏条件。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变化,揭示贮藏条件对香椿种子活力的影响,确定香椿种子的安全贮藏条件,为香椿种子的安全贮藏提供依据。根据南方部分地区冬季的温湿度条件和香椿种子的特性,本试验制备了含水量为9.1%、12.2%、14.0%、15.8%和17.8%的香椿种子,分别贮藏在10℃、15℃和20℃的环境下,对其发芽率、活力指数、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香椿种子在贮藏期间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香椿种子,随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贮藏90d后,含水量为9.1%的香椿种子在10℃和15℃条件下活力保持在较高水平,在20℃条件下贮藏的含水量为15.8%和17.8%的香椿种子已失去发芽能力。2.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SOD、CAT和POD活性呈降低趋势,电导率和MDA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相同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幅度也相应增大。相同贮藏温度、不同含水量种子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逐渐上升,含水量9.1%种子上升幅度最小;SOD、CAT和POD活性则逐渐下降,含水量为9.1%种子下降最为缓慢。膜质过氧化作用是香椿种子活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3.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贮藏90d后的香椿种子萌发与各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影响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其交互作用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协同作用加快了种子活力下降的速率。4.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抗氧化酶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与电导率和MDA含量存在负相关性,SOD、CAT、POD、电导率和MD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映香椿种子的活力状况。5.本试验设定条件中,香椿种子的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不高于12.2%;当温度在15℃至20℃之间,含水量不高于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