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孝义市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其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也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近年来开始对一些突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着手产业转型升级,但在此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孝义市为例,对其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开展研究,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孝义市产业转型的背景条件、转型进程及转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及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对处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孝义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可行的出路,为此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孝义市的自然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其资源枯竭的表现进行梳理;然后就孝义市开展产业转型工作的措施和进程进行跟踪调查,对其转型成效进行分析,重点探明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借鉴国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孝义市经济发展史上所依赖的煤炭、铝矿等矿产资源日渐枯竭,采掘业日益衰落,产业对地方财政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急剧下降,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十几年来孝义市实施的产业转型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主导产业带动力不足、高附加值及高技术含量产业势弱、环境压力大、失业率高企和高层次人才缺乏等关键制约因素和问题。通过借鉴德国鲁尔区、美国休斯敦、日本北九州等典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传统主导产业,扶植新兴产业;拓宽思路,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中部地区各省纷纷建立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旨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中部崛起。同时,“两型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布局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是否真正提高了要素产出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有效保证了环境效益?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是否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集聚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环境空间溢出机
由于金融市场数据常常呈现非正态、非对称的特点,传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使用上受到限制。Copula函数在刻画金融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捕捉到随机变量之间非
在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每天都有无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地进进出出。今天,我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无比敬仰之情,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这神圣的殿堂——89年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里宣告成立。  这是一座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式样的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钉着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该幢住宅当年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