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叶水宽菜(Ammanniacoccinea Rottb.)是我国大陆地区新发现的稻田危险性外来入侵杂草,本论文测定了长叶水苋菜对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了该草不同密度对水稻的竞争作用,初步筛选了防治长叶水苋菜等杂草的除草剂,为长叶水苋菜的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长叶水苋菜对除草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生物型JX092、JX093、JX094、SH037对苄嘧磺隆敏感,鲜重有效中量(ED50)分别为0.20、0.20、0.22和0.25 gai/ha,SX148和HZ050对该药的抗性指数(RI)分别为56.62和56.00;JX096、JX097、JX099、JX100、JX101 和 SX040 对该药 RI 分别为 19.90、26.90、26.19、17.48、14.62和26.86;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对生物型SH037的ED50分别为0.29、0.27和2.49 g ai/ha,SX040对这三种除草剂的RI分别为12.29、17.32、4.29。异嗯草松、扑草净、二甲戊灵、嗯草酮、丙炔噁草酮对SH037的ED50分别为 33.06、67.62、132.42、38.64、3.16gai/ha,SX040 对该 5 个药剂的 RI 均小于1.3。这表明长叶水苋菜对苄嘧磺隆产生了中高水平抗性,同时对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产生了交互抗性。这是我国关于长叶水苋菜对ALS抑制剂产生抗性的首次报道。长叶水苋菜不同密度与水稻竞争试验结果表明,长叶水苋菜32、64株/m2两个处理,该草株高分别比4株/m2处理(79.33 cm)减少21.7%和38.8%。16、32、64株/m2处理该草分枝数分别比4株/m2处理(25.0个/株)减少11.6%、21.6%、38.8%,植株干重分别比后者(20.5 g/株)减少 20.5%、46.8%、79.5%。8、16、32和64株/m2处理,该草种子量分别比4株/m2处理(15.3 g/株)减少7.2%、18.3%、45.0%、81.4%。长叶水苋菜32、64株/m2两个处理水稻株高分别比CK(57.8 cm)减少了 10.0%和15.0%。16、32和64株/m2处理水稻分蘖数分别比CK(3.0个/株)减少14.3%、26.7%和43%,稻穗数分别比CK(3.1个/株)减少15.8%、29.8%、35.6%和44.1%。4、8、16、32、64株/m2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CK(467.88g/m2)减少22.77%、31.69%、53.70%、72.28%和79.68%。这表明,随着长叶水苋菜密度增加,该草植株矮化,分枝数、生物量和结实也相应减少;也导致水稻植株矮化,分蘖数、穗数和结实显著减少,4株/m2即可导致水稻减产22.77%,危害性极大。采用水稻直播前7d进行药剂土壤封闭处理,丁草胺、异噁草松、扑草净和ZJU3推荐剂量处理对水稻有药害。丙草胺526gai/ha、ZJU1557 gai/ha、ZJU2 360 gai/ha、ZJU3 225gai/ha对水稻株高和分蘖抑制率均低于8.0%,对长叶水苋菜、耳叶水苋、丁香蓼、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的总草鲜重抑制率均为94.93%以上。这表明ZJU1、ZJU2与ZJU3对水稻较安全,可望作为水稻播前处理的药剂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