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放射学孤立综合征(radiologically isolated syndrome,RIS)患者在常规MRI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ormal appearance white matter,NAWM)是否存在异常,同时探讨DTI技术在鉴别放射学孤立综合征与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本课题所有研究对象来自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健康体检中心,分为3组:RIS组、正常对照组及腔隙性脑梗塞组。RIS组所有患者均符合2009年Okuda等提出的RIS诊断标准,共27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1例,年龄31-57岁,平均年龄43.2岁。正常对照组为无神经系统疾病且头颅常规MRI检查无异常的志愿者,共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3.3岁。腔隙性脑梗塞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38-57岁,平均年龄47.2岁。三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均无差异。 应用GE Signal3.0T磁共振行头颅常规MRI及DTI横轴面扫描,留存所有影像学资料。将全部资料传递到SUN图像工作站,应用其中的functool软件对DTI图像进行后处理,并重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图和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在侧脑室三角区层面,分别于胼胝体膝部、压部各取2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在侧脑室体部层面,分别于胼胝体体前部、体后部各取2个ROI,于双侧额叶、枕叶的白质区各取1个ROI,测量其FA值、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所有测量均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专业医师完成,共测量2次,每次354个ROI,共708个ROI。 所有定量数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三组之间FA值、MD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RIS组与正常对照组、腔隙性脑梗塞组的不同区域的FA值、MD值的比较采用Dunnett法,同一研究者的2次测量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RIS组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的FA值比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PIS组胼胝体压部、额叶白质和枕叶白质的F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RIS组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的MD值比正常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胼胝体压部、额叶白质和枕叶白质的MD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RIS组胼胝体体前部、体后部的FA值比腔隙性脑梗塞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RIS组患者胼胝体压部、膝部、额叶白质和枕叶白质FA值与腔隙性脑梗塞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4.RIS组胼胝体体前部、体后部的MD值比腔隙性脑梗塞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RIS组患者胼胝体压部、膝部、额叶白质和枕叶白质MD值与腔隙性脑梗塞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5.同一研究者2次测量的各部位的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0、0.168、0.264、-0.547、1.263、1.425,P值均>0.05)。同时,2次测量的各部位的M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79、1.947、-1.343、0.678、0.600、0.807,P值均>0.05)。 结论:1.放射学孤立综合征的NAWM存在异常。 2.DTI技术可以无创地对放射学孤立综合征的NAWM进行检测和评价。 3.DTI技术对于鉴别放射学孤立综合征和脑缺血性疾病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