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43173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关于“非遗”的立法也日趋完善,上至宪法法律,下至地方性法规,无不体现着对“非遗”保护的日益重视。然而,法律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非遗”固有的地域性等特点却导致国家法在其保护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甚至根本无法渗入一些相对封闭的地区进行社会秩序的规范;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忽视对本土民间法探索的事实导致当前的国家立法与“非遗”保护的现实需求之间产生了许多不相适应的后果。为弥补国家法在“非遗”保护中的局限性,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文章结合案例剖析了我国当前国家法的立法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前提下详细分析了民间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适宜性及现实性。通过上述研究认为,国家法秩序之外的民间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民间法功能的关注和重视,发挥其对国家法的补充和修正作用。文章通过进一步研究民间法参与“非遗”保护的困境,从明确民间法的定位,在立法、司法过程中引入民间法合理成分,加强民间法自身的完善及学术界的研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在我国“非遗”保护中的适用思路,从而拓宽了我国“非遗”保护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当大众将焦点关注在婚姻里的受暴妇女(70.67%)时,也开始有部分的男性婚暴被害人(27.86%),逐渐透过社政、警政、卫政等管道求助。现今在婚暴相关领域之研究,多是将男性定位为婚暴
<正>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痉挛,且痉挛往往是阻碍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回归社会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针刺是目前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研究如何科学的管理矿产资源,对促进社会、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GIS技术,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
<正>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时名昆山小学堂),2013年新校建成,目前有36个教学班,1707名学生。在传承百年历史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