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认为主位模式有助于提高篇章连贯进而提高写作质量,但对此的研究多为启发式的和探索分析性的,极少统计数据可作依据。本研究力图通过定量研究考察中国不同英语水平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主位类型的选择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具体要回答的问题是他们在主位选择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作为参考,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作家的文章也进行了分析。用于本研究的有三组样本:20篇出自非英语专业中级英语水平中国学生的高分作文,30篇出自非英语专业中级英语水平中国学生的低分作文以及25篇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作家的短文。学生作文与专业作家的文章虽然题目不同但篇幅相近、结构与语体相似。
本研究中语篇的分析单位为T单位,即语法可标点为句子的最小单位。所有T单位被分为主位与述位两部分。通过四个参数上的主位类型来比较三组样本在主位选择上的差异:1)主位的元功能类型,2)主位在及物性结构中的语义功能类型,3)主位的标记性,4)主位与旧信息的重合。每个T单位在四个参数上的主位类型均记录下来并统计每种类型的出现频率。对于主位推进模式则首先确定每两个T单位间的推进模式,并计算每种模式在一个篇章中的出现频率。涉及三组样本间比较的是五种主要模式:主位同一推进、简单线性推进、述位同一推进、交叉式推进、跳跃式推进。
以上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通过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卜wa¨isH检验比较三组样本对各种主位类型以及主位推进模式在选择上的异同。结果显示在主位选择上非英语专业中级英语水平高分作文与专业作家的的短文呈现近似模式,而低分作文则显示出若干差异。具体而言,低分作文在语篇主位以及与已知信息重合主位的使用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样本,而对过程作主位的选择则明显较少。在主位标记性方面三个语篇均明显倾向于无标记主位,无显著差异。对于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三组样本间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与不少关于主位模式的流行看法以及一些研究结果相悖。某些研究者建议通过增加某些主位类型或者主位推进模式来加强语篇连贯,某些学者建议在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主位模式的意识。但本研究显示高水平文章与低水平作文对主位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趋同,而少数确实存在的差异则显示出过度教学的倾向。由此看来以上建议还缺乏足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