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及重视,开展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对保护和管理及评估生态环境极为重要,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林业建设,已经从木材工业为主转向了生态建设为主,并且追求森林生态效益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林业。森林资源的连续清查作为进行森林调查的重要政府行为,其主要调查的内容为森林健康质量状况、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等重要森林要素。通过森林资源的连续清查的清查结果,可以清楚详细的了解全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消长的变化动态,并可以预测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为了满足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要素的清查和连续观测,同时,也为充分了解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所能给人类提供的生态方面的其他效益,以及为后续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生态效益长期监测工作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布局的构建,共选取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因子提出综合自然区划法、空间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三种方法,完成监测站点的布局。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围绕涵养水源功能、保育土壤功能、净化水质功能、固碳释氧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等5大主导服务功能选择监测指标,共选择6大类森林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包括45个监测指标因子,其中,按构成森林生态系统要素划分为:森林植被16个监测指标因子,水文气候13个监测指标因子,土壤11个监测指标因子,人为干扰及地形5个监测指标因子,共同组成了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2)根据建立的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区划的18个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三峡库区划分成10个生态区,结合生态区建设需求,共布设5个中心监测站和5个辅助监测站。其中5个中心监测站包括已建的2个森林生态监测站和拟建的3个森林生态监测站,已建的2个森林生态监测站分别为:秭归森林生态监测中心站、万州森林生态监测中心站;3个本次规划拟建的分别为:江津森林生态监测中心站、武隆森林生态监测中心站、巫溪森林生态监测中心站;5个森林生态效益监测辅助站全为本次布局规划中拟建的,分别为渝北、丰都、奉节、兴山和巴东森林生态监测站,监测中心站与辅助站共同构成规划布局后的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3)从布局密度上看,三峡库区库首大于库中和库尾,因库首的森林覆盖率在整个三峡库区是最高的,远远大于库中和库尾,而库中和库尾人为活动较多,尤其是库尾属重庆市的都市区,相对库首,原生植被破坏相对严重,多为次生林,其次,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