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普通高中阶段还没有系统、完善的资助政策,尤其是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普通高中贫困生的资助还是一个盲点。目前,学术界缺少对普通高中资助的专门研究,因此对我国普通高中贫困生的背景、学习、心理、生活等信息缺少基本的了解;对我国普通高中的资助情况也少有探究;同时,也鲜有文献分析应如何对普通高中贫困生进行资助。出于上述原因,本文通过对湖北省Z市三所农村普通高中9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学校各级学生管理人员、贫困生、教师进行访谈。在掌握丰富的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有关贫困生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及相关分析工具,从对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概念的界定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普通高中贫困生的现状及农村普通高中的资助情况,并对目前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我国农村地区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逻辑框架,对资助范围、资金分担、资助比例、资助标准、资助形式等做了具体规定,给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我国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主要呈现出人数多、比例高、分布不均衡、缴纳费用高、经济负担重、致贫原因复杂多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等特点。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校资助资金来源少、资助面窄、资助额度小、资助效果不明显。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承担其相应责任,建立具有可行性的资助体系,保障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