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京津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对旅游业影响极大。旅游业如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国土空间分配优化、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两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段的相关数据,运用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方法计算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值,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京津冀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共涉及16个指标。运用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方法计算了生态环境6个指标,验证了其结果与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基本吻合,可用于进一步测算京津冀旅游——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2)京津冀各市的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均以增长为主。各市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对比关系各不相同,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北京市的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最高,承德市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一直排在首位。(3)京津冀各市耦合度变动以上升为主,反映出两者的耦合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个别城市出现相对下滑趋势。对比2010年,2017年河北省8市耦合等级达到高水平耦合;北京市、邢台市和衡水市3市耦合等级达到中等水平;沧州市和天津市耦合度依旧排在末位,耦合等级为最低水平耦合。此外,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和廊坊市4市耦合度的值呈现下滑趋势,但只有邢台市耦合等级下降。(4)京津冀耦合协调度基本低于耦合度,与2010年对比,2017年各市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变动以保持稳定和波动上升为主,协调等级向优一级方向发展,北京市耦合协调度最高。北京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和保定市4市协调等级由中度失调上升到轻度失调;张家口市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调升为轻度失调;石家庄市、唐山市和邯郸市3市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上升到中度失调;天津市、廊坊市和邢台市3市协调等级依旧是严重失调;衡水市和沧州市耦合协调度排在末位,协调等级处于极度失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