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za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地基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法在地基处理中应用较多,但对其作用机理及设计理论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以桩承式格栅加筋路堤为主)的桩土应力比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桩承式格栅加筋复合地基的网材受力情况作了研究。选取相邻四根桩之间的网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材的受力组成并进行求解,得到了网材受力的解析计算式。分析了各参数对网材受力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变化规律。认为网材拉应力随格栅抗拉强度Eg、最大沉降Sm、路堤土重度γ以及路堤土换算高度H的增加而增加,随桩间距l的增加而减小。并在最后提出了修正及建议。接着,对桩土应力比作了研究。选取单桩影响范围的复合土体为研究对象,假定桩间土上部水平加筋材料受上覆土压力作用后变形为二次抛物面,考虑水平加筋材料对桩顶的作用力,通过建立整体平衡方程,推导出了加筋路堤下桩式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各参数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桩土应力比n随着桩间距l、最大沉降量Sm、路堤土换算高度H以及路堤土重度γ的增大而增大,随桩半径r、桩间土应力发挥系数λ、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fsk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通过既有工程实例的实测数据,对推导出来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得到了计算公式中修正系数α在疏桩和密桩两种情况下的取值范围。本文的成果可为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在总结和阐述前人对于格栅加筋试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拉拔模型试验、有限元模拟、理论推导对格栅的极限拉拔荷载展开了初步的研究。首先,总结了格栅的工程应用和研究
给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地下基础设施,给水管网设计时,在满足城市给水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基础上,研究给水管网系统可靠性和年费用最小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逐年增加,框-剪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在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和布置,集中体现了整个框-剪结构的经济性能和抗震性能。本文主
自20世纪50年代建筑师们将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引入到建筑结构中之后,索桁结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种大跨度结构是悬索结构体系的杂交体系,它具有合理的受力性能、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索杆梁结构的动态刚度矩阵和动力单元矩阵这两种高精度动力单元进行研究。动态刚度矩阵法通常也被称为精确方法,它可以以任意精度获得结构的无限多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
钢板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框架体系作为抗风、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结构形式,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对钢板剪力墙半刚性钢管混凝土
目前,国内外对于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扭构件的复合受力性能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而对于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扭构件的复合受力性能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对于箱形截面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产业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断增加,往往在投资控制部分存在一些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投资随着项
挤扩支盘混凝土灌注桩是近年来工程界有较强生命力的新桩型,该桩型是采用仿生学的方法在原有等截面混凝土灌注桩的基础上研发成功的,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单方混凝土承载
为了全面了解给水管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往往需要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其水力行为。要使数学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须通过对给水管网模型的参数加以校正,使其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