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在加速转型,在各种管理制度和法规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领域的事故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政府、学术界和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以及食品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深入系统探讨食品安全危机的管理机制仍是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危机管理理论、食品安全管理理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食品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三鹿奶粉事件为案例,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和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是对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管理机制、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市场经济理论、危机管理理论、食品安全管理理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食品供应链管理理论等进行了阐述。其次是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次,在梳理三鹿奶粉事件经过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发生的原因。第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总结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方面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依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经验,从法规体系、联席会议制度、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后勤保障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认为,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综合治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然而一旦事故发生,就要有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化解危机,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