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a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创伤及病理因素导致的骨缺损、骨不连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探索新的方法提高骨愈合和促进骨形成是治疗骨缺损骨不连的最佳途径。基因治疗的研究是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故成为最近几年的研究焦点。具有提高骨愈合能力的各种因子已被研究,在众多骨生长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已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强的骨诱导因子,也是最有前途的。而骨组织的发育、改建、愈合均离不开血管生成,血管生成与早期骨形成密切相关。但关于VEGF是否是BMP诱导成骨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应用VEGF基因促进血管生成能否促进成骨、提高骨愈合未见报道,BMP基因和VEGF基因在成骨过程中的关系未见报道,是否给予外源性的VEGF能够进一步加速骨形成及愈合,是否影响骨形成和骨修复的其他重要环节,目前尚未研究清楚。本研究主要探讨VEGF和BMP在骨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对骨形成的作用,这样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方法去提高骨愈合,修复骨缺损。本研究的设计正是通过观察BMP2基因及VEGF-165基因转染大鼠BMSC的体内成骨模型,阐明VEGF和BMP在骨形成过程中相互关系,是否存在协同效应,为进一步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也为BMP2及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BMSC将来用于其他更广泛的基因治疗积累经验。总结如下:1.VEGF-165和BMP2单基因及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鉴定。2.BMSC在体外具有明确的成骨分化能力。3.脂质体介导BMP2和VEGF-165双基因表达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可有效表达。4.VEGF独自不能诱导骨形成,但具有促进和提高BMP2诱导骨形成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 古代东北地区藏书家和藏书楼较早见于史籍的应首推辽代的耶律倍和他的藏书楼——望流堂。一、耶律倍的名号有关耶律倍藏书情况的记载散见于多种史籍之中,所用名号又有
专利技术已经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已成为权利人行使专利权、实现专利价值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专利实施许可的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作为保障。然
本文结合某项目阐述了集成系统监控平台的总体设计;在研究了C/S体系结构下客户与服务器交互机制的同时,研究了监控平台中的OPC客户瑞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现;通过对OPCDA20规范
脱毒马铃薯种薯栽培日益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重视,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抗病、增产的重要作用,盲目留种,盲目引种,造成马铃薯减产,甚至绝收。要选择专门从事
<正>虽然有些译者认为既没有固定的翻译理论,也无需翻译理论的指导,只要一步步做翻译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在做翻译的过程中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遵循一定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大
胡萝卜原产于中亚细亚和欧洲的英国等地,别称红萝卜、红根、丁香萝卜、金笋等。属伞形科胡萝卜属胡萝卜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胡萝卜喜欢凉爽的环境条件,病虫害少,适应性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