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控制的睑板腺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ohs法切除及眼睑缺损即期修复法治疗睑板腺癌的手术效果和术后生存率,同时结合病理分型探讨影响睑板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了自1999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接受Mohs法手术切除+眼睑缺损即期修复治疗的睑板腺癌患者共52例,对其进行规范的随访和详细的肿瘤病理分型,统计他们的生存质量、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同时对其病理标本进行详细分型,检测不同病理类型睑板腺癌中抑癌基因p53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并联系该组病人的临床随访结果,探索手术方式和病理分型对睑板腺癌预后的影响。 结果:随访46.2个月(15~80)后发现:50例患者术后眼睑形态满意,无内外翻、无眼睑角状畸形、无上睑下垂等明显眼部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角膜溃疡。52例患者中有8例复发、6例转移、2例死亡,复发率、转移率和与该病相关的死亡率分别为15%、12%和2%。病理分型中鳞状细胞型、低分化型预后不佳。 结论:Mohs法切除及眼睑缺损即期修复法治疗睑板腺癌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术中可结合具体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调整切缘距离,从而提高该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大量的研究表明TNF-α作为多功能的炎症细胞因子,可以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发生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另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