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中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深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与运作的方方面面。然而企业中系统的项目设计与实施的结果却常常不令人满意。StandishGroup近十五年对各大公司几万个系统项目进行了调查,每年的调查结果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项目能取得成功。尽管软件工程提出至今已近四十年,且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质量保证方法也不断的提出并实际应用,但软件的质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StandishGroup的报告指出需求是影响软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自软件工程开始业界已注意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到需求工程的提出以处理复杂的软件需求,如何得到有质量的需求一直都是软件界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对当前的需求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后,我们发现这些需求分析方法都无法有效保证所定义的需求的质量,并阻碍了软件项目的成功。
质量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各阶段中逐步形成的。故本文以保障需求质量为目标,从需求定义的各阶段入手,对各阶段中所要使用的方法和模型进行研究,最终构建一个能使质量属性在需求定义各阶段及各模型间依次有效的传递,从而保证最终软件需求的质量的需求分析方法与模型。
本文首先对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相关方、需求的分类、等需求相关概念进行厘清,明确了需求相关方的范围和达成共识的需求质量属性,并提出新的需求相关方确定原则、用户定义、需求分类方法等,这一系列工作是保证我们的模型具有明显质量属性并使需求质量属性能够在模型间传递下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以ERP类软件的需求分析过程为具体研究对象,对需求分析中重点的企业建模、客户需求分析与定义这两个阶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有企业建模和需求分析方法的改进,得到了面向需求获取的具有明显质量属性的企业建模新方法和能够将质量属性有效传递下去的客户需求定义新方法。
企业建模阶段中的主流建模方法并没有以质量为中心进行讨论,因此本文提出了以岗位为中心、建立基于用户单元业务模型的企业建模新方法,并对方法的指导原则、原理以及组织模型建立、业务流程展开模型建立、用户定义、基于用户单元的业务模型建立、审核等过程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并对企业模型的质量属性进行说明与讨论。
在客户需求定义阶段的研究中,本文重点就用户需求分析及定义及如何从企业模型到用户需求模型的转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用户需求中的任务需求、性能需求、操作需求的转化与获取,并对需求参数进行详细定义及信息提取规则进行了描述,给出了用户需求规范性定义范式。并以IT工程师的需求与法律法规专家的需求为例对其他需求相关方需求分析与定义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客户需求模型的质量属性以及其与企业模型之间质量属性的有效传递展开讨论。
最后以香港木兴家纺有限公司打样流程为案例对该可保障质量的需求分析的方法应用进行说明,展示了质量属性是如何有效的在需求过程中被逐步传递至后续过程的。
本文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使需求质量属性有效渗入到需求分析与定义过程中,增强了需求工程中对需求质量属性相应规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意义,以期引起人们对需求质量的进一步思考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