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水混凝土含有增加城市涵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但较高强度混凝土透水能力弱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C20透水混凝土的保守配合比,并通过对有效孔隙率、骨料比表面积及不同浆膜厚度条件下混凝土的性能等进行研究,得出了特定强度透水混凝土含有较优透水性能的配合比,为透水混凝土在工程应用领域提供一定参考。相关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优化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的测试,发现标准养护箱烘干比自然风干的方法更准确,并且随着骨料表面浆膜厚度的增加,两种方法测试出的有效孔隙率相差明显。(2)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骨料比表面积的对比分析,得出骨料比表面积按照形状为球体、等效粒径取粒径范围的2/3处值的方式进行理论计算更为合理。(3)通过组成混凝土的普通材料,以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C20透水混凝土的保守配合比。其保守配合比情况为:水灰比取0.3、5~10mm与10~13.2mm级配骨料混合比取70%:30%、目标孔隙率14%、减水剂占比取水泥用量的1.2%。(4)通过不同浆膜厚度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发现浆膜厚度在250 um~500 um阶段,随着骨料表面的浆膜厚度增厚到后期,试样的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的减小趋势均缓于浆膜厚度增加前期。在浆膜厚度增厚的前期,试样的抗压强度增长不明显;而在增厚的中期,其增长速率较大;但是在增厚的后期,增长速率又逐渐减小。透水混凝土能达到特定强度且透水性能较好的浆膜厚度为450um。其每立方米材料用量为:5~10mm的粗骨料(1180.6kg)、10~13.2mm的粗骨料(501.27kg)、P·O 42.5(462kg)、聚羧酸减水剂(5.55kg)、拌合水(138.67kg)。(5)介绍透水混凝土应用的组成结构,总结了透水与普通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上的优缺点。提出了透水混凝土分层式、嵌入式和线条式局部铺设的建议,并总结了其应用在工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透水混凝土领域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