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致力于组织“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反馈式流程。 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时代走过了一条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工业化发展的路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加上近年来能源瓶颈的制约,生态环境呈现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由此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重走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现实选择。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推行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主要趋势,在企业、区域、国家三个层次上成功付诸实践。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已经在省、市、重点行业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生动实践,取得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显成效,七台河市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紧密结合七台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各类自然资源状况、现实存在的不利因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七台河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城市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构想,旨在为煤炭乃至矿业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