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意义、句法分布和词义衍申等角度对副词“俨然”和“仿佛”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我们认为,副词“俨然”可表示煞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意义、句法分布和词义衍申等角度对副词“俨然”和“仿佛”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我们认为,副词“俨然”可表示煞有介事义、似是而非义和强调凸显义,副词“仿佛”可表示相似义、感觉义和推断义。它们在语义特征上有同也有异。首先,从共同点来看,它们都可用于表示事物的相似性和主体的感受性。但即便如此,二者在使用范围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说来,“俨然”比“仿佛”受限度要大。因为在表相似义时,“仿佛”既可用于“表象性相似”,也可用于“非表象性相似”;既可用于“提升性相似”,也可用于“非提升性相似”,而“俨然”却只用于“表象性相似”和“提升性相似”。在表感受义时,“仿佛”既可用于“夸张性感受”,也可用于“非夸张性感受”;而“俨然”却只用于“夸张性感受”。其次,从不同点来看,“俨然”有“煞有介事”义和“强调肯定”义,而“仿佛”无此义;“仿佛”有“非肯定推断”义,而“俨然”无此义。
其他文献
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为核心的神经认知语言学发展和推动下,心理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句子理解主要包括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两种不同的过程,许多语言学研究者围绕在句子理解过
透层系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在以往湖南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时采用煤油稀释沥青作
作为日常话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反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反语开始成为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哲学家们的研究对象。国内一些学者大多从修辞
《福建民间文书》和《厦门典藏契约》辑录了来自福建省各个地区的民间契约文书,它们是珍贵的民间遗存文献。本文以这两部书为研究材料,对两部文书中出现的名量词进行整理、分
古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无不凸显出对古建筑的重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凸显城市文化底蕴,保留我国的传统文化技艺,建造仿古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并成为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艺术水平和营造古城氛围的亮点。然而,目前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却良莠不齐。为充分展现仿古建筑的夜景特色,灯光的合理应用和仿古建筑照明的设计在现代化城市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在氢/氩气氛中蒸发Si/Fe微米粉体混合压制的块体靶材,通过瞬态VLS生长机制合成纳米线。分析TEM结果表明,Si纳米线直径约20nm,长度约100nm,形貌均
民主制度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民主制度化过程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逐渐组织化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政治参与逐渐有序化、理
某钢厂曲柄飞剪机构结构不合理,存在工作不可靠、事故频繁等问题.运用机构运动学和自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了原设计缺陷,并拟定了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曲柄飞剪机构工作
《蜀语》是一部记录四川方言词汇的著作,成书于明末清初,作者李实为明崇祯年间进士。《蜀语》全书共收录词条563条,其中注音的词条有469条。这些词语不仅沿用至今,而且其所注
随着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深入,相关研究者及第一线写作课教师逐渐认识到篇章修辞的重要性,评判汉语学习者书面表达水平的标准也不再局限于“对不对”,也要求“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