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诊断技术不断提高,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属晚期,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同时,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同,而相同分期的患者接受相似治疗后的反应也可能迥异,一个能有效评估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实验室指标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负担与痛苦。外周血(血清/血浆)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对于诊断、判断预后、疗效评价和随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寻找筛选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利用本实验室在前期建立的分析肺癌组织释放到体液中的游离蛋白的新模型,发现了100多种在肺癌组织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本课题针对其中的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 SLPI)在肺癌患者血浆中的蛋白水平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176例血浆样本(正常对照n=53,肺癌患者n=1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检测,测定SLPI蛋白的血浆浓度,检验其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并与临床常用标志物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分析其诊断效能。同时,对56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y, IHC)染色,以分析SLPI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SLPI血浆蛋白水平在肺癌患者(n=123)较正常人群(n=53)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7)。在不同的组织病理类型的肺癌中SLPI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2),其浓度依次为小细胞癌(n=12,中位值=83.849ng/ml)、鳞癌(n=58,中位值=82.712ng/ml)、腺癌(n=53,中位值=71.980ng/ml)。SLPI血浆蛋白水平与肺癌的不同病理分级相关(P=0.007),依次为低分化(n=59,中位值=81.374ng/ml)、中分化(n=55,中位值=76.424ng/ml)、高分化(n=9,中位值=62.256ng/ml)。晚期肺癌患者的SLPI血浆蛋白水平(Ⅲ+Ⅳ期,n=56,中位值89.080ng/ml)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n=67,中位值=67.723ng/ml)(P=0.004)并且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01)。以血浆SLPI水平诊断肺鳞癌和小细胞癌,当取特异性为98.1%时,敏感性分别为49%和5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6%和89.1%,(cutoff值=88.6ng/ml),与临床常规用于肺癌的血清标志物(NSE、CEA、CA125、SCC、Cyfra211,等)联合检测时能提高诊断准确性。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则显示,SLPI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支气管上皮(分别为3.57%,76.19%,卡方检验P<0.001)。此项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在于,血浆SLPI水平检测有助于提示肺癌分期,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SLPI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肺癌的分子标志物。而SLPI与其他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而SLPI蛋白对于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及其在外周血中和肿瘤组织中水平差异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