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菊酯的水生毒性及微生物降解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其广谱高效、低毒以及低抗性等众多独特的优点,跻身成为现代农药中最主要的成员,占世界杀虫剂市场30%的份额,被广泛的应用在农业和城市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可以通过地表径流或土壤淋溶等多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对地表用水及溪流河床底泥等造成污染。此外,拟除虫菊酯作为一种手性农药,其水生生物毒性及其对映体选择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水生生物毒性研究,多集中在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而从基因水平上综合考虑其对鱼类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毒性的研究还较少。另外,通过微生物降解的方式来消减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已经成为一种环保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式生物,探讨了胺菊酯(Tet)的胚胎毒性,然后在对胺菊酯进行手性分离的基础上,研究了反式胺菊酯(trans-Tet)的对映体选择性。结果显示,在低浓度范围内(0.5-2mg/L),Tet会刺激斑马鱼胚胎的孵化,随着Tet浓度的升高,胚胎的孵化受到抑制。Tet还能进一步导致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出现异常,造成卵黄囊肿(YSE)、心包囊肿(PE)和弯曲身体(CB)等形态学畸形。在孵化前48h,YSE是主要的毒理学终点指标,而72h时,YSE、PE和CB现象均有出现。在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95:5,v/v),流速为0.4mL/min的条件下对Tet手性拆分,最终得到了一对trans-Tet对映体。从对trans-Tet对映体选择性毒性差异的研究中可以得出:48h、72h和96h的急性毒性LC50值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且(+)-Tet的毒性比(-)-Tet强。而从基因层次上的研究表明,trans-Tet外消旋体及其对映体还会促进免疫基因的表达,而抑制内分泌基因的表达,显著性分析显示,高浓度暴露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通过分离纯化胺菊酯降解细菌,我们获得了一株能够较好降解胺菊酯的菌种,经过鉴定,为Ancylobacter属。经条件优化,其对50mg/L Tet的7d降解率为54%。
其他文献
最近见到一篇文章,比较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利弊。主要观点是:由于我们的社会还是男权社会,男人掌握着更多资源,所以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度还不如1949年前的一夫多妻制更能限制男权。现在的一夫一妻制,男人有了情人就可以跟原配夫人离婚娶情人,男人占了便宜,女人被抛弃;而过去实行一夫多妻制的时候,至少在有了妾之后,男人还得为妻子负责,不能轻易抛弃妻子。  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这两种婚姻制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