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保作为国家在农村推行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作为参与者主体的农户,其参保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户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原因以及为何绝大部分农户在参保时选择最低参保缴费档次,农户参保行为对农户养老预期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着力点,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变量选择及研究假设;通过对1332个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发现农户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承包的耕地数量、了解新农保的途径以及对新农保的信任程度等因素显著地影响农户的参保意愿;家庭收入水平、新农保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等是部分农户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通过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发现农户的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水平、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了解新农保的途径和对新农保的信任程度等因素与农户的参保缴费档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部分农户选择了最低的参保缴费档次,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户在选择参保缴费档次时“随大流”、其次是受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以及受新农保制度设计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本文的第五部分通过对农户赡养家里老人的压力、对自己年老后预期的乐观程度以及对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满意程度等三个指标的测度,发现已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这三项指标的得分均优于愿意但尚未参加新农保的农户和不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农户,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PSM方法,在第三部分已建立的二元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户的参保行为对农户养老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的参保行为显著提高了农户对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满意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户对于新农保政策试点的肯定,新农保政策切实给农户带来了生活和心理上的改善。本文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的观念在农村已经成型,这样能让更多的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在前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几点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