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与评价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状态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 研究方法:选择首次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和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各20例。两病种内各随机分为低温室颤组(HF组)和冷晶体停跳液组(CC组),每组10例病人。HF组用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在心室颤动状态下行心内直视手术;CC组用阻升主动脉、灌注冷晶体停跳液,在心脏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前、心脏恢复搏动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并比较两组心肌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在围手术期浓度变化。取心肌电镜标本,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研究结果:HF组和CC组术后4种酶学指标都升高,且CC组的cTnI,CK-MB,MDA在大多时点都较HF组升高明显(P<0.05),其中以cTnI值最为显著(P<0.01),而HF组的SOD因消耗少于停跳组,故在术后数个时点SOD值高于CC组。cTnI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值在恢复心搏后12小时、CK一MB值和MDA值在6小时、SOD值在2小时分别达高峰,后逐渐下降。除SOD外,其余指标值在48小时仍高于术前。心肌超微结构显示HF组心肌损伤较CC组轻。 结论:1.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与常规阻升主动脉心脏停搏法都可引起心肌损伤,但低温室颤法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停搏法。2.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心内直视手术在左心充分吸引和足够的升主动脉灌注压力保证前提下,无形成动脉气栓的危险。3.对于主动脉区域手术以外的其他手术,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可以推荐为常规可行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