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由于自体脂肪是一种较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面部的整形与美容治疗。但是脂肪移植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的同时,也因术后脂肪吸收(10%-80%)的问题颇受争议。其中,不同纯化方法对脂肪移植的影响可能较大,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静置法、离心法和过滤法,但是何种方法更有利于术后脂肪体积的保持,仍缺乏客观的对比研究数据。近期,采用三维(3D)数字化技术对脂肪移植进行评估的一项指标备受关注,即脂肪移植术后的“体积保持率”,但现有的大多数文献只针对其中某一种脂肪纯化方法进行3D分析。因此,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采用3D技术对不同的脂肪纯化方法进行对比,并辅以体外对比实验,以客观、科学的数据为临床提供佐证,从而筛选出何种纯化方法更有利于脂肪体积的保持,优化脂肪移植的程序。研究目的:本文通过采用3D技术,对不同纯化方法的面部脂肪移植展开对比研究:1.针对面部软组织的体积变化,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面部体积分析的3D测量体系;2.针对不同方法(静置法、离心法、棉垫过滤法)处理后的纯化脂肪组织做体外对比实验,筛选出何种纯化方法可获得更高的脂肪含量;3.针对不同纯化方法(静置法、离心法、棉垫过滤法)的面部脂肪移植,采用3D技术进行客观评估,筛选出何种纯化方法更有利于脂肪体积的保持。研究方法:1.用Artec Spider三维扫描仪对10例面部不对称的患者行术前扫描,先用3D软件将凹陷区模拟成脂肪填充后的面部隆起图,并将该体积差作为真值T。分别采用Geomagic Qualify 12.0软件并3-matic 7.0软件对上述面部形变区重复测量10遍,将测得的体积差平均值分别定义为Q值和M值。再用配对t检验、ICC及Bland-Altman分析对比Q值与T值之差、M值与T值之差,比较这两种软件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大小。2.将获取的脂肪混悬物按以下三种方法(静置法、离心法、棉垫过滤法)进行脂肪纯化,再从中提取等体积的纯化脂肪组织进行高速离心(5000g,5mins),对比离心后三组纯化脂肪组织中的含油量、液体含量及脂肪含量;用H&E染色观察不同纯化方法的操作对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影响。3.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集采用不同纯化方法行面部脂肪移植的患者共30例,均为面部不对称患者,其中静置组10例,离心组10例,棉垫过滤组1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面部3D扫描。应用3D技术,测量三组患者在术后1、3及6个月的脂肪体积保持率,并用方差分析做组间比较。研究结果:1. Geomagic Qualify软件对面部形变区的测量值Q与真值T之差的平均值为0.0181±0.0117ml,3-matic软件的测量值M与真值T之差的平均值为0.3810±0.1478ml。经配对t检验得出,Qualify软件的测量值与真值之差(0.0181ml)小于3-matic软件的测量值与真值之差(0.3810ml), 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ualify软件对面部形变区重复测量10遍后,得到的ICC值为0.9999,3-matic软件重复测量的ICC值为0.9973;经Bland-Altman分析得出,Q值与T值之差的95%CI为(-0.006,0.042),M值与T值之差的95%CI为(0.08,0.69)。2.将三组纯化脂肪组织行高速离心后,测量三组纯化脂肪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得出,棉垫过滤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其脂肪含量为86.0%,液体含量为9.6%,含油量为4.4%;离心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其脂肪含量为74.4%,液体含量为14.8%,含油量为10.8%;静置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其脂肪含量为62.0%,液体含量为28.4%,含油量为9.6%。经H&E染色,三种纯化方法的操作对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3.10例棉垫过滤法患者在面部脂肪移植术后1、3及6个月的体积保持率平均值分别为48.82%±3.79%、45.26%土3.45%及42.77%±3.08%;10例离心法患者在术后1、3及6个月的体积保持率平均值分别为41.27%士2.97%、38.35%士4.29%及35.80%士3.62%;10例静置法患者在术后1、3及6个月的体积保持率平均值分别为36.95%±3.87%、34.03%土4.31%及31.04%士3.38%;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在术后1、3及6个月的体积保持率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三组脂肪体积保持率的下降幅度均较大,脂肪吸收明显;术后1个月之后,三组体积保持率的下降速度趋于平缓。研究结论:1.通过模拟面部软组织的体积变化,对Geomagic Qualify 12.0软件和3-matic 7.0软件在面部体积测量的准确性、可信度及精确性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适于面部分析的3D测量体系。即先采用Qualify软件对数据进行“自动对齐”和3D色谱分析,再用3-matic软件根据形变区的3D色谱图,进行“布尔运算”,求得面部软组织的体积差。该三维体系的建立,为面部脂肪体积变化的客观测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体外实验得出,三组纯化脂肪组织中各成分的含量为:①含油量:离心法>静置法>棉垫过滤法;②液体含量:静置法>离心法>棉垫过滤法;③脂肪含量:棉垫过滤法>离心法>静置法。与离心法和静置法相比,棉垫过滤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有更多的脂肪含量、更少的含油量及液体含量。3.棉垫过滤法患者在脂肪移植术后1、3及6个月的体积保持率均大于离心法和静置法的术后同期数据。这种采用3D技术将不同纯化方法进行客观对比的理念,为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术后1个月时,三组的脂肪吸收均很明显,体积保持率下降均较迅速,1个月后的体积保持率下降速率趋于平缓。因此,棉垫过滤法的纯化方法更利于术后脂肪体积的保持,与体外对比实验的结果一致,该纯化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