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一直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太原市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现状,以及了解影响这一活动开展的因素。本文对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晋源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和尖草坪区六区中的18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此18所小学为样本对太原市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结论:(1)小学体育存在场地不足,器材和师资短缺的情况。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比较乐观,体育教学时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2)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占有很大的比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为小学体育课教授的主要内容。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小学体育课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时。(3)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相比,在活动场地面积方面优于城镇小学,但在体育器材的种类,人均使用量,师资以及授课内容的多样性等方面劣于城镇小学。就年级和性别而言,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体育爱好和课间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4)小学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问题;学生学习意愿与体育课教授的内容不一致;学校教学内容与国家相关规定不符。影响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积极因素主要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场地器材因素。消极因素主要是师资因素和教师及领导对体育的态度。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小学体育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2)体育教师应通过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的方式来培养和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3)相关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缩短农村小学的体育与城镇小学的体育之间的差距并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找到更好的开展小学体育的方法。(4)相关部门可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学习,对一些可以开展的项目对教师进行培训。并经常性的组织小学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小学的开展。(5)高等体育院校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时应该加入除武术和太极拳外的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培养全面、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