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视角下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文本量化研究(1986-2019年)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发展智慧农业,着力以“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推广提供的发展机遇,我国把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做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选择,成为实现农业化的先导力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和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笔者梳理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研究文献,发现现阶段的研究领域还缺乏对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的系统性研究。文章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以1986年-2019年期间发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为对象,用文献分析法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整理出179份有效政策文本。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工具等概念进行界定,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政策目标三个部分出发,构建出三维分析框架,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支撑。通过对发文政策统计和依据关键事件划分出三个发展阶段:1986-1993年探索起步阶段,1994-2010年实践发展阶段和2011-2019年完善推广阶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发文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合作程度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分析得出政策工具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工具在各时间阶段的应用和演进情况。依据《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确定本文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目标类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经过量化分析研究,在政策主体方面,参与政策制定与发布的主体有57个,其中单独发文主体有28个,联合发文主体29个,合作主体多、网络规模大,但还未形成强链接合作网络。其次,经过政策工具类型的量化分析,发现供给型政策运用占比57.45%,环境型占比26.82%,需求型占比15.74%,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均衡,存在过溢或不足风险。政策目标方面达成有效性不高,欠缺与政策工具的匹配度。最后,总结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优化政策,以期为政府在未来进行战略选择和政策制定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以南岭隧道改扩建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南岭隧道的不同扩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扩挖方法对隧道围岩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断面开挖方法更适用于该工程。
近几年,绿色啤酒工厂概念兴起,啤酒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啤酒集团的上规模工厂越来越重视能源使用效率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环保方面对煤改气的要求,
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动力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最昂贵的部件之一,由于受单体电池制造工艺、工作环境及串联回路的影响,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单体的不一致性逐渐加剧,导致了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及可用容量逐渐降低,继而缩短了动力电池组的续航里程。为减小动力电池组的不一致性,提高其使用寿命及续航里程,必须进行均衡管理。因此,本文以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