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8年01月收治我院诊断为脓毒症(瘀毒内阻证)的68例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参照2003年SSC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持续7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记录入组患者28天死亡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氧合指数(OI)等指标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CK、CK-MB、ALT、AST、SCr、BUN、OI、IL-6和IL-10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组患者28天死亡率为25%,对照组为3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第14天为界,治疗组死亡4例,对照组死亡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15.41天,对照组为11.05天,两组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K、CK-MB、ALT、AST、SCr、BUN及OI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SCr、OI改善更明显(P<0.05)。CK、CK-MB、ALT、AST、BU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IL-6水平治疗前已明显高于正常,经治疗后7天均下降,治疗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总体病情,延长其生存时间,为其早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2、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保护脓毒症患者多脏器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下调血清IL-6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