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G外周血IL-2、IL-6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传统上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有机械压力学说和血管缺血学说。机械压力学说强调视神经纤维直接受压、轴浆流中断的重要性;血管缺血学说则强调视神经供血不足,对眼压耐受性降低的重要性。机械压力学说不能完全解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与高眼压征(ocular hypertension,OH)的发生机制,而血管缺血学说也排除不了眼压在青光眼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提出了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自身免疫病理机制新学说。研究证明不仅NT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存在免疫学现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机体内亦存在免疫学现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类型,典型的AACG有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六个不同的临床阶段,不同阶段眼压水平可能不同。而眼压等因素可能通过应激导致机体内免疫水平的变化。本实验通过测定AACG高眼压时、正常眼压时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皮质醇(cortisol)、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探讨不同眼压状态下机体的免疫状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09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住院的AACG发作期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A组)。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45~64岁。发病时间10小时~1个月。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组(B组)。其中男17例,女18例。两组患者均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系及免疫系统疾病,无感染性疾病,近3个月无眼部手术、外伤史及影响免疫药物用药史。A组根据眼压水平分为高眼压组(Ah)组与正常眼压组(An)组。Ah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或次日上午10:00前高眼压空腹条件下用加分离胶受血管采血6ml,其中3ml立即送检皮质醇,另外3ml在室温下存放半小时后于我院实验室3000r/min离心,取血清于-20°保存,分批于4个月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6含量。A组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后门诊随诊。3个月眼部情况稳定后门诊再次采血,均于上午10:00前空腹采血,血样处理方法同术前。B组患者均于上午10:00前空腹采血6ml,分2管,血样处理方法同A组。结果:A组与B组患者年龄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比例经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与B组血压、血糖、眼压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与An组血压、血糖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与An组眼压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质醇含量Ah组为(736.43±162.93)nmol/L,An组为(413.35±121.91)nmol/L。B组为(459.26±107.20)nmol/L。An与B组皮质醇含量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与An皮质醇含量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浓度Ah组为(40.482±10.306)pg/ml,An组为(47.236±12.394)pg/ml,B组为(48.917±11.991)pg/ml。IL-2浓度An与B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与An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浓度Ah组为(4.264±2.231)pg/ml,An组为(6.182±2.231)pg/ml,B组为(28.324±3.230)pg/ml。IL-6 An与B组、Ah与An比较,均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AACG患者机体内细胞免疫水平异常。2.AACG患者机体内IL-6低于正常人,高眼压时IL-6进一步降低,同时IL-2亦降低。3.AACG高眼压时皮质醇升高,考虑IL-2、IL-6水平降低与皮质醇升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及改良心肌活动指数联合评价不同程度子痫前期胎儿的左心功能。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06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孕中、晚期
背景:  电针可改善神经病理痛,但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脊髓过表达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可通过上调P2X4受体使小胶质细胞从静息状态变为活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