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中,“城市病”带来一系列居住问题,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群体,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促进以青年公寓为代表的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来解决青年群体的居住问题,但从大部分现有的青年公寓设计来看,大多形态单一乏味、缺乏新意,青年人群对其好感度不高。与此同时新型空间消费模式应运而生,其中融入高新科技,深受年轻人喜爱。在这些背景下,探索共享型青年公寓设计对提高青年人群的居住满意度和城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目前为止,“共享”和“青年公寓”的研究是分开的,两者处于独立状态的平行轨道上,几乎没有交集。本设计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将共享建筑设计和传统青年公寓设计相结合,得出一个可供未来青年公寓设计借鉴参考的理想型共享青年公寓设计模型,给日后的青年公寓设计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针对此问题,依据共享建筑和青年公寓理论,研究年轻人的需求,建立了集景观、建筑、室内于一体的共享型青年公寓模型,将共享理念融入建筑本身和建筑内外环境中,使得共享理念与青年公寓紧密结合,在共享建筑设计和青年公寓设计中找到平衡点,以满足青年人群的动态需求,使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不再“住房难”的同时,住得好。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青年人群的居住现状,指出了目前居住空间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引出共享型青年公寓设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目与意义和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本文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查询文献法、现场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对比法和线上问卷调研法,多维度多角度分析研究共享型青年公寓设计。然后,本文进行了共享型建筑相关研究现状,多渠道查询了拜读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为本课题的研究积攒了前提条件,同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际案例,指出了目前青年公寓空间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的优劣之处。接着,本文对于共享型青年公寓设计进行了特性研究,一是对当代青年价值观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二是利用线上问卷调研法,对单身、未婚青年群体的居住现状进行多角度的调研分析,三是将共享型与非共享型青年公寓进行对比,四是对共享型青年公寓设计特性进行阐释和总结。最后,结合全文所述,进行了银湖共享型青年公寓的设计,从设计成果的景观、建筑、室内均体现出共享理念与建筑的结合,对今后进行共享青年公寓设计的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