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股权投资在国际生产和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建立一套包括本国分支机构与东道国合作伙伴在内的相互依存的全球价值链网实现经营活动的外部化。随着整体经济实力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现已跻身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行列,民营企业也已从发展规模、经济实力、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备跨国投资的成熟条件。我国民营企业通过非股权投资不仅可以拓展国际市场,更能创造长远的经济效益。鉴于国际投资形势的新发展和我国对外投资实践的要求,研究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问题也就具备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益的视角,对如何在收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非股权投资模式,以及影响因素和应用策略等进行了定位分析。首先,本文对跨国投资方式以及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非股权投资与民营企业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明确研究主题;其次,对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的现状从现存问题、相对优势、发展趋势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然后,比较分析了合同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技术许可及管理合同六种非股权投资模式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应用,探讨不同模式的内在特性与适用条件;之后,对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总结和实证分析,对于宏观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于微观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判断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及相关性;接下来,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风险、成本、收益角度提出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模式选择的原则、方法,并构建出一个选择框架:最后,对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模式的选择进行对策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研究的结论是:我国民营企业非股权投资模式的选择首先要结合企业层面、环境层面、产业层面相关因素对初选模式进行战略行为分析,排除风险较大的模式,然后对剩余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以成本最小化为辅助来确定最终的非股权投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