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枢纽机场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旅客吞吐量达到千万级的机场已翻了一番,初步形成北京、广州、上海3大复合枢纽,成都、西安、武汉、深圳、重庆、沈阳、天津等8大国内枢纽。然而,深入分析后发现高速增长的旅客流量主要还是依赖于“点对点”运行模式下的始发、直达旅客,国际上衡量枢纽机场效益的旅客中转比例还是很低。目前围绕如何提高枢纽机场旅客中转比例问题,主要有三种思路:中转流程优化、中转资源分配优化和航班波构建优化。中转流程优化和中转资源分配优化主要用来缩短中转时间,提高旅客体验;而航班波可直接作用于航班时刻,对增加旅客中转机会,提高枢纽机场中转比例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本文以枢纽机场航班波理想模型为基础,结合单一枢纽机场进出港航班波周期性和初始进出港航班量递增等特点,利用三阶递增最小二乘拟合法得到初始进港航班量变化函数,进而搭建出基于最大中转机会的单一枢纽机场航班波模型,为单一枢纽机场航班波的构建提供参考。首先深入探讨理想航班波的基础理论,建立中转机会目标函数,并将其作为优化航班波的核心评价指标。结合枢纽机场停机位和跑道容量等基础设施限制条件,以最大化中转机会为目标函数,改进理想航班波模型。其次基于枢纽机场理想航班波改进模型,结合单一枢纽机场初始进出港航班量递增和航班波周期性的特点,得到符合单一枢纽机场运行场景的单一枢纽机场航班波模糊模型。最后利用三阶递增最小二乘法和微积分原理得到初始进港航班量变化函数,结合单一枢纽机场运行特点,得到单一枢纽机场航班波基础模型;最后利用枢纽机场进出港航班量线性关系特点,得到基于最大中转机会的单一枢纽机场航班波模型。以西安机场和迪拜机场为试验对象,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基于最大中转机会的单一枢纽机场航班波模型对中转机会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