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灰石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PP)是一种在汽车工业、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农业应用等方面广泛应用的热塑性树脂,采用天然矿物填充聚丙烯可以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降低成本。我们分别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硬脂酸(SA),硅烷偶联剂与硬脂酸复合改性三种方法对硅灰石进行改性,并将其应用于填充聚丙烯改性,成功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硅灰石/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优化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灰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用量占硅灰石质量的4%,反应体系pH=5,搅拌速度600 r/min,80℃下反应2 h时,硅灰石改性效果最好,所得改性硅灰石水接触角为120.79°。FTIR,TG分析均表明硅烷偶联剂对硅灰石成功进行了改性,改性机理为:硅烷偶联剂首先水解形成硅醇,然后再与硅灰石表面的羟基反应,在硅灰石表面形成一层硅烷偶联剂分子膜,使硅灰石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其次,优化了硬脂酸改性硅灰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硬脂酸含量为硅灰石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 h,搅拌速度为600 r/min时,硅灰石改性效果最好,水接触角达131.35°。与硅烷偶联剂相比,改性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FTIR,TG分析均表明硬脂酸对硅灰石成功进行了改性,硬脂酸与硅灰石反应生成了硬脂酸盐,并以化学键形式包覆在硅灰石表面。再次,用硅烷偶联剂与硬脂酸复合改性硅灰石,实验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占复合改性剂的50%,复合改性剂用量为硅灰石质量的4%,搅拌速度为600 r/min,80℃反应2 h时,所得复合改性硅灰石的水接触角达143.25°,改性效果较单一改性有明显提升,硅灰石的亲油性得到很大提高。FTIR表明硅烷偶联剂与硬脂酸对硅灰石改性均有效,复合改性硅灰石兼具有硅烷偶联剂改性与硬脂酸改性硅灰石各自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发现,当填料用量为20%时,复合改性硅灰石/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9.38 kJ?m-2、拉伸强度为33.67 MPa、弯曲强度为45.00 MPa,分别比纯PP提高86.11%、7.43%和22.88%,力学性能最佳,同样复合改性硅灰石/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也是最高的,达到155.4℃,其热稳定性较纯PP有很大提高。复合材料SEM分析表明,加入改性剂可以提高硅灰石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复合改性在提高硅灰石分散性方面效果优于单一改性。
其他文献
云南省近年来弃水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云南省弃水问题,各级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用电行业以及社会各方都提出了许多措施建议。总的来说弃水问题是电力供需不平衡、供需特
用直接电解处理紫杂铜或黄杂铜与传统的工艺比较,工艺流程简单,铜、锌回收率高,燃料消耗少,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
目的:观察经滴鼻途径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影响,以及对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影响。肌阵挛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因给药剂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方
[目的]优化光合细菌海水培养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光合细菌培养基各成分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及培养基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光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飞行人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20名飞行人员进行
阐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必要性,介绍了分布式温控系统的特点、CAN总线通讯系统的构成以及CAN与RS485的通讯协议,设计出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混
编程语言教学一直是在校生程序设计课程薄弱环节,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掌握一门编程语言,C/C++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编程愿望、后续语言学习速度与
为适应"信用经济时代"的需要,各国已普遍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我国信用缺失严重,信用状况极其严峻,信用立法近于"真空",亟待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有关社会信用中介体系的
[目的]探讨β-环糊精促进黄酮类化合物色谱分离的可能性。[方法]以银杏黄酮中的4种苷元作为研究对象,研究β-环糊精对结构类似物在溶液条件下的包合作用,通过相溶解度法测定
<正>投资要点:1、冷链物流是商品安全的保障。2、产业链构建初具规模,三方物流成未来趋势。冷链物流是商品安全的保障: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超过10亿吨,其中需要冷链运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