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l与分子亚型对髓母细胞瘤预后作用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髓母细胞瘤临床因素与预后分析   目的:总结髓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临床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2-2008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髓母细胞瘤病例的病史资料,根据入组标准进行筛选。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病例的临床特点;生存分析讨论各临床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结果:入组病例36例,儿童19例,成人17例,男女比例2:1。肿瘤位置以中央型为主(30/36),组织病理学类型以经典型为主(28/36)。儿童和成人病例在肿瘤位置、组织病理学类型、增殖指数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儿童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成人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性别(男vs.女)、肿瘤位置(中央型vs.周围型)、增殖指数(MIB-1≤10%vs.>10%)、肿瘤切除程度(肉眼全切vs.次全切)之间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大细胞/间变型与经典型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型之间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儿童和成人病例在性别、肿瘤位置、增殖指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切除程度和增殖指数不影响髓母细胞瘤预后。大细胞/间变型预后较其他组织病理类型差。   第二部分髓母细胞瘤的分子亚型与预后分析   目的:检测髓母细胞瘤亚型,分析分子亚型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方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入组病例的石蜡切片标本中GAB1和YAP1,根据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亚型的分类。分析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   结果:病例中非SHH/WNT型的比例最高(58.3%)。儿童组非SHH/WNT型比例高于成人组,另外两型低于成人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女性WNT型较男性多见。三种亚型的组织类型均以经典型为主(6/7)。而在经典型中,非SHH/WNT型占50%;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均为非SHH/WNT型;3例大细胞/间变型中1例为SHH型,2例为非SHH/WNT型。分子亚型与增殖指数高低无统计学相关。三种亚型的生存时间有长到短依次为WNT型、SHH型和非SHH/WNT型,WNT型与非SHH/WNT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儿童、男性、中央型或经典型病例中,WNT型与非SHH/WNT型生存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成人、女性或高增殖指数组中各亚型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髓母细胞瘤以非SHH/WNT型为主,儿童中该亚型的比例更高。分子亚型与年龄、性别、组织病理类型和增殖指数等因素无关。三种亚型的预后关系:WNT型>SHH型>非SHH/WNT型。   第三部分髓母细胞瘤Rac1表达与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Rac1表达与临床因素、分子亚型的关系,分析Rac1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样本中Rac1蛋白。根据表达情况定义Rac1分值。分析不同条件下Rac1的表达情况以及Rac1分值。生存分析研究Rac1及Rac1分值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36例髓母细胞瘤,Rac1阳性23例,其中RS1分10例,2分13例。儿童组与成人组Rac1表达情况无显著差异。男性与女性的RS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大细胞/间变型均为RS2分,经典型Rac1阳性与阴性例数接近。非SHH/WNT型Rac1阳性病例占多数(71.4%),Rac1表达情况与分子亚型无明确关联。高增殖指数组Rac1阳性病例比例较高(16/22),但Rac1表达、RS均与增殖指数高低无关。Rac1对总体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ac1阳性病例生存时间显著缩短,不受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组织病理类型或分子亚型等因素影响。Rac1对高增殖指数病例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影响。Rac1阴性者肿瘤是否全切对生存时间没有影响;Rac1阳性者肿瘤全切生存时间较次全切者延长。在所有病例中,RS越高,平均生存时间越短。在不同临床因素条件下,1分与2分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成人RS 0分与1分的总体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但RS分值对成人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无影响。女性中,RS 0分与2分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Rac1阳性的髓母细胞瘤预后不佳。Rac1分值可大致反映髓母细胞瘤预后,与成人髓母细胞瘤的生存时间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眼部血管增殖性病变,随着早产儿治疗成活率的提高,ROP成为婴幼儿致盲的重要原因,给患儿和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尽管近年来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超滤对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选择40例需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无超滤组(W组,n=20)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