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单位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如内部牵制制度、班组核算制度、责任中心管理制度、成本否决法等,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外先进管理思想、方法的引入,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已蔚然成风,在这一形势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随之被提到了重要议程,并已成为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当务之急应当是会计控制制度,这也是近一个时期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应当集中力量,抓紧研究会计和与会计密切相关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尽快建立起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为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好基础。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因此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进一步贯彻实施新《会计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便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关理论及具体业务循环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的探讨,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实施能够有些许的意义。第一部分在对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探讨后,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产生和理论发展及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其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划分。第三部分属于本文的重点,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的特征、设计重点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之后,着重按照业务循环控制法对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生产业务循环、筹资与投资业务循环及担保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分别进行了极具实务操作性的探讨。第四部分围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进行进行了有关问题的探讨和具体的设想。第五部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局限性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最后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文章的主要创见性观点有:在对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探讨后,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产生及其理论发展进行了探索;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设想;在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按企业的各项业务循环进行了极具实务操作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