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特性及排放规模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巨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的变化,秸秆逐步失去传统的农业原料和炊事方面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日趋严重。秸秆的大规模露天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发火灾,更为重要的是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故,本研究选取国内分布最广的三种生物质秸秆——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在实验室模拟秸秆露天焚烧,着眼于研究燃烧状态和水分含量等关键因素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获取确凿的排放因子数据,以便对其危害性进行准确定量评估。首先,我们探究了三种秸秆的颗粒物排放特性。小麦秸秆明火燃烧、焖火燃烧、竖堆燃烧时总颗粒物(TSP)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1.36~18.00、28.68~48.05、10.46~17.14g/kg;相应地,水稻秸秆为 9.20~13.76、34.85~46.32、8.56~13.12g/kg;玉米秸秆为 8.94~15.19、36.44~51.38、8.40~14.65g/kg。三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以细颗粒物为主,尤其是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本研究中,PM2.5占TSP全部质量的58.57%~83.07%。生物质秸秆焖火燃烧状态下PM2.5的排放因子明显比明火燃烧状态下要高得多,大约是2.8~5.2倍。各粒径段颗粒物的排放因子与秸秆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横堆时,各粒径段颗粒物排放因子都比竖堆时要略高。然后,我们探究了三种秸秆的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小麦、水稻、玉米秸秆明火燃烧时CO的排放因子分别为43.55~61.57、50.36~79.24、58.51~70.05g/kg;相应地,焖火燃烧时为 80.72~114.92、86.86~108.79、79.73~98.20g/kg;竖堆燃烧为 40.65~47.25、48.64~57.52、56.34~62.35g/kg。生物质秸秆焖火燃烧状态下CO的排放因子明显比明火燃烧状态下要高,大约是1.2~1.9倍。CO的排放因子与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且横堆时,CO的排放因子都比竖堆时要略高。秸秆燃烧NOx、SOx、CH4的排放因子随水分和燃烧状态变化不大,其值分别为 1.67~3.68,0.19-0.43,3.26~7.04g/kg。最后,结合文献调研,得到了我国2014年的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我国2014年三种农作物秸秆总产量5.8亿吨,露天焚烧量1.3亿吨,露天焚烧比例达到22%。其中,河南省的露天焚烧量最高,其次是安徽省、湖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2014年我国因三种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燃烧排放的PM1、PM2.5、PM10、TSP 的总量分别为 194.90、353.56、400.47、448.47 万吨;CO2、CO、NOx、SOx、CH4的总量分别为13824.71、1092.12、31.06、3.91、65.06万吨。其中,河南省排放量最高,其次是安徽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湖南省、江苏省。
其他文献
随着烟草企业对烟草产品质量越来越重视,烟叶生产环节已经成为烟草企业的重点控制环节。由于烟叶生产过程中,施肥量和水分会对烟株长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烟草产
上市公司在融资决策中是否存在择机行为以及究竟存在怎样的择机行为,这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表现出三种择机行为:市场定价择机、市场需求量择机以及
高空建筑的外墙装修作业中,多采用吊篮作为操作平台,而吊篮的可靠固定则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保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吊篮固定的操作方法,供施工企业的同行探讨、改进,为安全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技巧,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呢?拟从"基于单元目标——仿写性小练笔;挖掘文本空白—
<正>本文试图通过对平谭壳丘头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霞浦黄瓜山遗址、东山大帽山遗址和最近发现的晋江庵山沙丘遗址的系统取样发掘研究来探讨闽台史前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会议
危险废物鉴别是危险废物管理的关键,但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仍存在不足,亟需加强对危险废物鉴别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外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及我国部分省市危险废物鉴别开展情况对
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小学语文课程教育目标来看,核心素养是指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与价值观等诸多内容。从育人功
为了解决NOMEX蜂窝芯高速铣削加工过程中固持可靠性差和加工效率低以及加工表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强磁场和摩擦学原理的蜂窝芯高速加工固持方法。该方法利用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