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审美视角看小学童话教学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58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作品承担为儿童启蒙的重要职责,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具有美育、智育、德育等各项功能。童话世界拥有各种夸张的形象,发生了许多浪漫的奇遇,充满了诗意和幻想。儿童在游历童话世界的过程中,审美能力高速发展。童话作品的这些特质契合了儿童审美在小学低段、中段、高段的发展,满足了儿童在不同年段的不同诉求,所以本文从儿童审美视角入手,研究小学童话教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期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提升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提供一些帮助。儿童审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低年段,儿童的审美任务主要是审美兴趣的培养。童话诗意的语言能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儿童在平时阅读童话和上课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到了中段,儿童不断地加深自己的审美理解,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力。由偏好直观式体验及高度依赖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转变为自己主观加工创造的认知方式。儿童在这个段时期不断地提升审美感知不断积累,直到高段这样的审美能力逐渐成熟并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活动。正是因为童话对儿童审美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谨慎的挑选童话教材,高度关注童话文本。教材里的童话是作为学生上课使用的资料,所以不可忽视配套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习作训练等。还需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在高年级教材中完全删除童话作品,可以选择少量篇幅更长情节更丰富的中长童话作品节选。除了这些还应关注选编入教材童话的质量。现有的统编教材和传统教材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以下问题还是存在的。尤其是课本随意删改童话内容,使童话丧失了诗意的语言,沦为品德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读物。此外单元主题缺乏一些特色,违背儿童的审美心理,课后习题多是机械的复述故事类问题。除了教材童话选编所出现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也产生了一些偏差。带着极为功利性的目的进行童话教学,这违背了童话的无功利性,让童话教学变得毫无特色。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谨慎的设置童话单元和课后习题,增设童话写作单元,把儿童的审美需求放在首位。应明确童话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儿童审美,让儿童在童话教学中获得美的体验,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形式。童话是儿童体验各式各样纷繁世界的载体,是实现儿童审美飞跃的重要途径。儿童在童话世界的游历使他们慢慢成长,变成一个个情操高雅人格健全之人。儿童在童话世界感受到爱与真诚,并将这些美好的情感传递到现实世界。
其他文献
由于持“教育产业化”观点的人主要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对于高等教育活动的特殊性重视不够,所以用“教育产业化”作为制订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不全面的,容易造成思
吾师王杰老中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新疆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自治区中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1984年在全国著名伤寒学家陈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