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蛛分类及网的多样性分析(蜘蛛目:园蛛科)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园蛛科艾蛛属Cyclosa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研究,同时对艾蛛属蛛网的多样性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  对中国的45种(37个已知种、5个新种、3个中国新纪录)艾蛛进行种组划分,将其划分为8个种组。  记述了5个新种:岛首艾蛛Cyclosa avicepahlica sp. nov.,钩状艾蛛Cyclosa hamata sp. nov.,番加艾蛛Cyclosa panjia sp. nov.,勐宋艾蛛Cyclosa mengsong sp. nov.,峨眉艾蛛Cyclosa emeisp. nov.;3个中国新纪录:熊田艾蛛Cyclosa kumadaiTanikawa,1992,叉尾艾蛛Cyclosa baakea Barrion & Litsinger,1995,虱艾蛛Cyclosa psylla Thorell,1887;2个雄性新发现:叉尾艾蛛Cyclosa baakea Barrion & Litsinger,1995,戈氏艾蛛Cyclosa koi Tanikawa & Ono,1993;提出了3个同物异名:银斑艾蛛Cyclosaargentata Tanikawa & Ono,1993=双锚艾蛛Cyclosa bianchoria Yin et al.,1990,卧羊川艾蛛Cyclosa woyangchuan Zhang,Zhang & Zhu,2010=熊田艾蛛Cyclosa kumadaiTanikawa,1992,双钩艾蛛Cyclosa bihamata Zhang,Zhang & Zhu,2010=六突艾蛛Cyclosa oculata (Walckenaer,1802)。  根据蛛网隐匿带的区别将艾蛛属6个种组11个种的78张蛛网分为9类,初步得到了蛛网隐匿带的类型与艾蛛种类间并无直接联系的结论。
其他文献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重要虫生真菌,地理分布极广,已被广泛开发用于多种农林害虫防治。由于寄主种类繁多,因此种群结构也十分复杂。为研究中国及其他国家球
逆境胁迫可导致植物生理上的胁迫反应和基因组范围的变异,以逃避或忍受逆境。DNA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修饰现象,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基因的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在植物应
杨树在我省城市绿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培育不育的杨树新品种,将从根本上解决絮状花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用它作为行道树种的重要性将会日益突出。本研究课题以美洲黑杨、烟草和拟
寄生蜂对寄主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多数内寄生蜂产卵时同时注入寄生因子(如PDV、毒液、萼液),以及卵孵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的畸形细胞和幼蜂分泌物等,从而影响或调控寄主的
氨基酸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原料,还具有调节生理生化代谢的作用。氨基酸还能作为信号分子调节基因表达。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氨基酸调控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