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表型转换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研究证实,血管损伤效应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换及其随后发生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扩张后再狭窄、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目前已知,许多重要的因子和信号途径参与调节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增殖和分化,其中,PI3K/Akt信号途径和心肌素蛋白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Akt和心肌素本身的活性也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转录因子、致癌化学物质如佛波酯(TPA)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等。但是,TPA调节Akt活性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管平滑肌细胞高度分化,SMC标志基因呈高水平表达;相反,在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这些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心肌素是最有效的血清效应因子(SRF)共同激活因子(co-activator),是平滑肌细胞发育和分化所必需的转录辅助因子。CHIP既是一个伴侣蛋白辅助因子,又是一个E3连接酶,可以把分子伴侣和蛋白酶体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降解蛋白底物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CHIP通过UPS调节心肌素蛋白水平和动脉血管收缩性的分子机理尚未见报道。首先,本研究探讨了TPA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磷酸化Akt和诱导SMC凋亡的分子机理。我们发现(1)TUNEL染色显示TPA可明显诱导SMC凋亡,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2)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PA能降低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水平,抑制Akt下游靶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如p-GSK3β、p-FOXO3a、p-Bad及升高P27的蛋白水平,而且Akt活性与SMC凋亡密切相关;(3)蛋白磷酸酶PP2A抑制剂OA只能部分逆转TPA诱导的Akt去磷酸化水平;(4)Pulse-chase实验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实验均证明TPA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磷酸化Akt水平:(5)体内外泛素化实验进一步证实TPA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信号途径,促进磷酸化Akt泛素化和降解。其次,本研究探讨了E3连接酶CHIP降低动脉血管心肌素的蛋白水平和SMC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调节主动脉血管收缩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发现(1)用CHIP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胸主动脉环后,可明显降低血管心肌素的蛋白水平和SMC收缩基因的mRNA表达;(2)过度表达CHIP可明显降低苯肾上腺素(PE)诱导的动脉环的收缩性;相反,可增高乙酰胆碱(Ach,内皮依赖性)和硝普钠(SNP,内皮非依赖性)诱导的血管环的舒张功能。这些结果提示CHIP在调节动脉血管的舒缩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1)TPA可激活PKC,促进磷酸化Akt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而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凋亡;(2)泛素连接酶CHIP可降低动脉血管心肌素的蛋白水平和SMC标志基因的表达,调节主动脉血管收缩性。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体目标”部分指出:“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
目的:观察柴桂温胆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柴桂温胆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氟西汀。
延迟焦化是一种加工重油,特别是劣质减压渣油的炼油工艺。随着原油资源的匮乏和原油品质的重质化、劣质化,延迟焦化在原油深度加工中地位日益突出。延迟焦化是最难控制的炼油
随着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学排行活动相继兴起和发展,学术界对大学排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强。然而,在我国大学排行倍受关注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
背景和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东南亚和北非地区高发。迄今为止,放疗仍是治疗NPC的主要手段。单纯放疗对于早期NPC的治疗
择业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选择,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观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自身定位、需要、利益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人的
与其他"国统区"的作家并无不同,1949年前后的曹禺也经历了一个"改造"的过程,并于1954年推出了《明朗的天》,可谓一份"答卷"。这部可称曹禺创作分水岭的作品显然带着一定的与当时政
本文对齐白石绘画的民间艺术特征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齐白石从农家木匠成长为一个世纪的美术人物,与他在绘画的民间艺术特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二是回答并剖析齐白
目的:比较电刺激与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将4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只
本论文通过对对磺酸基硫杂杯[4]芳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单晶结构测定来研究其包合和自组装性能。合成了对磺酸基硫杂杯[4]芳烃(TCAS)、吡啶氮氧化物(PNO)和镧系金属离子(Ln=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