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心导管室护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访视的知识水平和态度倾向,为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提供现实依据。2.调查PCI患者对术前访视的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患者需求和偏好的访视内容提供参考。3.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患者需求、护士态度构建的PCI术前访视模式,为PCI术前访视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概念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心导管室护士PCI术前访视知识、态度情况,掌握PCI患者术前需求现况;在系统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分析PCI术前访视的相关证据,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整合的证据进行组内讨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拟定术前访视内容,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建立标准化的PCI术前访视内容,最终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数据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2.0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1.心导管室护士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28份,回收有效问卷519份,有效回收率98.3%。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平均得分(59.85±15.91)分;总体及格率64.16%。心导管室护士对实验室检查指标、术前用药、术中配合训练及电离辐射剂量正确率不足50%。不同年龄段、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44%的心导管室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术前访视,85.16%的心导管室护士表示愿意执行。不同年龄段、实施过术前访视的护士对执行PCI术前访视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绝大部分心导管室护士表示术前访视培训很有必要(94.22%),访视宜在术前1日下午进行(65.92%),时间控制在10~20min(51.25%),由心导管室护士负责完成(41.04%),建议访视对象包含家属(91.71%),更青睐于医护联合式访视模式(30.44%)。2.患者需求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84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5.4%。PCI患者需求总分(145.76±21.20)分,标准化得分66.25分。问卷各维度标准化得分情况从高到低分别为相关费用(90.13)、心理支持(79.16)、术前准备(74.40)、术前指导(72.25)、术前访视形式(65.70)、手术过程(57.83)、环境信息(57.16)。需求得分排列前10位的条目分别为口头宣教(单一)、告知家属手术当日如何陪同、医务人员使用鼓励性语言、支架价格、术中用药费用、术中一次性耗材费用、获得同伴支持、手术开始时间、术前深吸气-屏气-咳嗽练习及两种以上访视方式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医保类型是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的影响因素。3.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获得文献29篇(英文12篇,中文17篇),汇总得到了 26条证据,考虑患者的需求情况,初步确立了 PCI术前访视内容。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术前指导”3个一级条目、二级条目13项、三级条目58项的PCI术前访视内容,结合护士态度倾向,最终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结论1.心导管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但态度积极,护理管理者应考虑护士态度倾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规范的术前访视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判断,促进PCI术前访视的高效落实。2.PCI患者总体上对术前访视有较高需求,其中对相关费用、心理支持等方面需求强烈。PCI术前访视的开展应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术前访视,从而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3.基于循证方法学、专家意见、患者需求、护士态度下构建的PCI术前访视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PCI术前访视的开展及完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