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反应取向的观点,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个体的压力反应程度受各种与应激有关的因素及因素间共同作用的影响,与应激有关的因素包括重大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对于服刑人员而言,入狱服刑属于导致高心理压力的重大生活事件,同时,在压抑的监狱环境、消极认知评价、不健全个性、社会支持匮乏、消极应对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水平远高于一般男性人群。一般而言,高心理压力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产生,但服刑人员的高心理压力除了具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负向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服刑人员不良需要的正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因此,本研究采用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SQ)、心理压力反应问卷(SRQ)对广西两所监狱(轻刑犯监狱1所、重刑犯监狱1所)共680名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压力的群体特征及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本研究为监狱降低服刑人员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产生和提高服刑人员改造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1)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一般男性在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上的常模分数;(2)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在年龄、犯罪类型上差异显著,在服刑人员类型、服刑阶段、文化程度上差异并不显著,但均高于一般男性心理压力的常模分数;(3)个性各维度与心理压力各维度相关显著,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力各维度相关显著,个性各维度与应对方式各维度间相关显著;(4)个性对心理压力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个性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压力间接预测作用显著,应对方式在个性和心理压力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