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海棠铁高效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铁高效基因型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铁低效基因型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以及它们杂交F1代群体为试材,对小金海棠铁高效性状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对实验中小金海棠和山定子的杂交后代用细胞流式仪和染色体数目鉴定两种方法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239株杂交后代中有34株三倍体,占总数的14.23%,;四倍体190株占总数的79.5%;有7株五倍体,占总数的2.93%;另外还有8株(3.35%)非整倍体。 对组培苗叶片黄化和叶绿素含量的研究表明父本山定子的叶绿素含量在0μM Fe、4μM Fe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母本小金海棠和在这两个水平上的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极显著,小金海棠在4μM Fe水平上抗缺铁黄叶病的能力显著高于山定子。F1代中叶片黄化和叶绿素含量分离比例表明小金海棠的抗缺铁失绿性状不是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Fl代在0μM Fe、4μM Fe两个水平上叶绿素含量的超高亲优势为9.375%、6.25%、超低亲优势为28.205%、17.948%、杂种优势为28.205%,33.33%。三者的比较分析表明在这两个处理水平上,小金海棠的抗缺铁性状在F1代有表现,但是影响不显著。 实验中对水培苗所测的几个生理指标根介质电导率、根介质pH值、根Fe3+还原能力、植株地上部含铁量、根部的含铁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理指标的遗传效应不同。根介质电导率变化在0μM Fe、4μM Fe两个处理水平上的遗传力呈负数(-1.47,-5.97),父母本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受遗传控制,不能作为抗缺铁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培养介质pH值、根Fe3+还原能力、植株地上部、根部的含铁量的遗传力相当高,都在90%以上,能稳定遗传。这些指标的遗传力分析结合0μM Fe、4μM Fe水平上这些指标在平父母本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分析表明,根Fe3+还原能力是最可靠的铁高效性状的生理指标。所有性状的频率分布图表明它们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0μM Fe和4μM Fe条件下,这五个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0μM Fe条件下,除了叶绿素含量与培养介质pH值、根Fe3+还原能力、根部含铁量、地上部含铁量的相关均不显著(α均大于0.05),其余几个指标间均是显著的相关关系。4μM Fe条件下,除叶绿素含量与根介质pH值、地上部含铁量与根含铁量间是正相关关系,其余各指标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其他文献
以散叶生菜(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 Lam.)品种绿生为试材,在构建和改造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栽培装置的基础上,对不同栽培方式下生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诸如硝
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整体上看,实事求是,坦率真诚,重点突出,风格平实,既总揽全局又很接地气,既有思想深度又暖心给力
期刊
本文对小果型西瓜自交系21,90,141,149,157进行离体组织培养诱导四倍体,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与再生途径对诱导率的影响;西瓜二、四倍体组培苗倍性简易鉴定的方法;聚乙烯醇控
“为中国催化裂化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是中国工程院对杨启业院士的评价.rn研发国内第一台外取热器,攻关“带外循环管的高效烧焦罐”高效再生技术项目,先后设计、
期刊
为了给甘蓝抗根肿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加速育种过程和改进育种方法,本实验继续完善甘蓝根肿病苗期的人工接种方法及探讨了最适接种浓度。并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按格瑞芬(Griffi
本文从石榴种质资源的调查、品种的选育、安徽省各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分析、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RAPD反应条件优选等方面对石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如
梨树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感染并积累了多种病毒。分布较广泛的有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苹果茎沟病毒,榲桲矮化病毒等。梨树一旦被病毒侵染,将终生带毒,持久受害,树势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