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百年中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作家,人们普遍认为冰心作品倍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原因在于其文字的优美、内容的清新、文笔的流畅。本文在考察冰心作品后却认为,这些“表层结构”固然可以使冰心的作品赢得读者的青睐,而其作品被广泛接受的深层本质却是:冰心在童心意识的独特视角下,在自然爱、母爱、童真等主题思想的熔铸下,透露出的清新自然极富文学性的特质。为此,本论文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 第一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童心与童心意识的概念,童心具有“依赖性”、“泛灵性”两种特征,而童心意识——成年人的“童年性”,体现了成年人对童心的追忆。“童年性”在行为特征上更多体现在“依赖性”和“泛灵性”两个方面。纵向从中外文学史的角度来梳理表现童心意识的文学作品。 第二章对冰心作品的童心意识的内涵进行诠释,儿童对父母的“依附性”在冰心的创作中表现为冰心对母亲的深深爱恋之情;儿童对自然的“泛灵性”在冰心的笔下表现为冰心对自然的倾心描写;冰心笔下对童真的热情礼赞表现了一个成年人的“童年性”。“母爱”、“自然”、“童真”三个层面是儿童最熟悉、最亲近、最需要的,同时也构建了冰心三足鼎立的童心意识世界。 第三章从冰心作品的语言特色来分析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冰心以亲切自然、行云流水的文字来倾诉自己童心般的真情。冰心的语言平和冲淡、节奏整齐、韵律和谐,很适合儿童诵读,比如她的小诗,如点点繁星,淡淡春水,在白话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受众层面来讲,冰心善于把哲理化的情思和生动的意象结合起来,这样儿童更容易理解并领悟她作品的内涵。 第四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深刻地影响着冰心的人生观,她特殊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以及处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场感等使她在心灵深处对儿童文学充满了强烈的诉求。同时,冰心的思想还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和泰戈尔清新的文体风格以及人道主义的影响。这些都是冰心文学作品具有童心意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