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基层社区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它不仅能够重构城市基层组织网络,还能够将各种新兴社会群体整合起来,纳入社区服务与管理范畴,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是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已经涌现的社区治理研究中,有以市民社会理论指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有国家建设理论指导下的基层政权建设,有社团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方协同治理。尽管研究取向和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契合目前社区治理的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本文通过对当下学术界关于社区治理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理清社区、社区治理、多元共治等概念,以治理与善治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作为主要理论依据,建立社区多元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当前社会环境之下,如何通过推进社区多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社区多元治理的良性发展。文章结合原闸北区彭浦镇晋城社区的实践案例,对该社区的多元治理机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该社区的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平台和制度保障等核心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如社区治理主体发展不平衡、社会组织培育不足以及社区居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社区多元治理的对策建议,即理清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权责边界、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规范化程度、强化居委会自治能力建设、建立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激励保障机制、搭建社区双向参与平台等。通过这些方式,完善社区多元治理建设,提升社区多元治理水平,从而真正做实做强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提升基层治理能效,努力实现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在社区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区多元治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时代发展中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社区建设的当下,构建多元、合作、互动、共赢的社区治理模式对于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