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 OFDI)是一个国家积极地融入到世界全球化大潮中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对外直接投资是实现这一理念和实践的重要途径,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企业自有资金显然难以实现,这就需要金融行业的发展为企业融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整理了金融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文献,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从全国样本和四大经济区域分别展示了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借鉴现有文献并结合本文研究实际,选取了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三个指标度量金融发展,在建立相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2003年至2015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从全国样本和四大经济区域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全国样本来看,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这两个指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开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开展具有抑制作用;第二,从四大经济区域分析,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与全国样本基本一致;第三,从四大经济区域分析,金融发展效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会抑制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这也与余官胜、袁东阳(2014)[1]以及蒋冠宏、张馨月(2016)在相关研究中的观点一致。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给出了如何合理运用金融发展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