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贸一体化的进展,会议口译在中外经贸交流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议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行为,其特点也十分鲜明,主要体现在正式性,即时性和跨文化语言性。因此,在会议口译过程中,译员们常应面对和处理诸多难题,譬如:如何让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如何在语言转换过程中省略冗余信息;如何使译文之表达更为精确等。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分析并探讨了笔者在新加坡—天津经贸理事会模拟口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口译质量,同时为今后的会议口译实践提供参考。会议口译的特点,尤其是其跨文化语言性和正式性的特点,要求译文能反映出该文本的目的性和忠实性,这就与德国功能学派中的目的论要求相一致。目的论的核心思想重在翻译目的,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策略,而译者则应依据不同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笔者在进行此次模拟口译时,始终遵循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性、忠实性、连贯性;并适时采取如解释、改写、省略、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解决口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在会议口译中,译员需考虑其跨文化语言性以及正式性的特点,译文要以易于听众接受为首要目的。二、在保证翻译目的实现基础上,译员应遵循连贯以及忠实原则,适时变换以及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提升译文质量。三、由于在不同会议中,译员所面对的听众、主题、内容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译员所要达到的翻译目的有所差别。因此,译员在会议前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提高自身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