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界面非稳态润滑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冷轧时为了达到减少摩擦磨损、降低能耗以及提高轧件表面质量等目的,通常在其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润滑。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轧制板带的需求不断增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效率和高精度的产品要求使得轧机的非稳态润滑问题更为突出,这种失稳现象不仅影响轧件的板厚精度和表面形貌,甚至可能导致断带或设备损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轧制过程中轧件发生塑性变形的同时润滑液由轧辊与轧件携带不断从辊缝间流过,轧制过程是一个瞬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任何细微的扰动都有可能使轧制润滑系统处于一种非稳定状态,特别是高速轧制状态下非稳态问题会增多,其宏观表现为轧机振动,而随着生产力及生产效率的提高,高速轧制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有必要对轧制界面非稳态润滑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本文以轧制理论、流体力学理论及振动理论为基础,对冷轧过程中稳态轧制润滑界面及非稳态轧制润滑界面展开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轧制润滑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入口区在内的稳态轧制界面流体润滑、混合润滑模型,并对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数值计算仿真。2)建立了考虑表面形貌因素影响的包括流体润滑、混合润滑状态在内的非稳态轧制界面润滑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引入新的扰动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数值计算仿真。以稳态轧制界面润滑模型为基础,提出非稳态轧制界面评价体系,对非稳态条件下轧制压力、油膜厚度等特性参数波动进行分析与评价。3)以二辊实验轧机为平台进行了铝合金板带材轧制润滑实验。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趋势一致,数值上满足一定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4)以非稳态轧制界面微观应力分布为基础,建立轧机垂直振动及扭转振动模型,对不同扰动因素、不同工况下轧机宏观振动进行仿真与分析。
其他文献
与现有文献多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宏观结构性因素出发研究劳动生产率增长问题有所不同,本文基于2015~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管理效率这一重要的
引言:当前,我国能源领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今后2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需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累计消费量至少是目前的2—5倍,但能源供给量却很难与之匹配。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结合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辽宁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城乡统筹、注重生态。2009年以来,辽宁省通过增减挂钩打
搭建了抛物槽真空管集热-薄壁式相变蓄热箱体蓄热系统,以石蜡为相变对料,利用抛物槽真空管集热器产生的热水对尺寸为800mm×60mm×800mm的薄壁式相变蓄热箱体进行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