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过程中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了解NHL的分型、分期、分级(IPI评分)、LDH水平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1.收集72例NHL患者初诊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与29例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比较,分析NHL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2.根据NHL分型、分期、分级(IPI评分)、LDH水平对NHL患者初诊凝血指标进行分组比较,了解NHL恶性程度与凝血功能的关系。3.收集NHL患者初诊、化疗1、3、6周期后上述凝血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NHL患者化疗过程中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1.NHL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TT延长、FI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2.NHL患者化疗1、3、6周期后APTT、PT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P>0.05),FIB水平在化疗6周期后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治疗后复发者与初诊及化疗1、3、6周期后比较,FI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0.05)。3.侵袭性淋巴瘤组较惰性淋巴瘤组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III~IV期患者较I~II期患者,APTT延长、FIB增高(P<0.05,P<0.05),PT值无明显变化(P>0.05);IPI评分各组间APTT、PT、FIB无显著差异(均P>0.05);LDH升高组较LDH正常组APTT延长、FI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T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NHL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且受分型、分期、LDH水平的影响。2.化疗1、3、6周期中一直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化疗6周期后FIB降低,NHL患者病情缓解后凝血功能较前改善。3.FIB水平可能与NHL恶性程度及病情进展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