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灌洗液(以下简称中药灌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术腔灌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对术腔粘膜上皮化时间的影响,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对中药灌洗液经过相应浓缩后观察对小鼠是否存在毒副作用,及鼠背肉芽肿的抗增生作用。从而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探讨中医药在本病术后治疗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本病术后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本领域的研究积累一定的素材。
    方法:将60例确诊为慢性鼻窦炎2型的患者,按照单纯的随机化方案,以1:1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中药治疗组采用川芎茶调散灌洗液灌洗术腔,每日一次,连续30日。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洗术腔,每日一次,连续30日。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阶段,各项症状、体征指标改变的情况。
    实验方面,将小鼠随机分为急性局部毒性实验组18只、鼻窦炎灌洗液高、低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醋酸肤轻松组,每组各10只。鼻窦炎灌洗液浓缩液(相当于成人剂量的35倍)每天8次滴鼻给药, 7天后, 用肉眼观察全身一般情况如动物的活动、饮食、体重和鼻部刺激症状的情况。乙醚麻醉处死后立即用肉眼观察粘膜变化,包括鼻粘膜色泽,有无充血、水肿、出血、溃疡等。在鼠背上以2﹪的琼脂溶液造模,在致炎当日给于中药涂背,连续7天,每日一次,在末次给药24h后,乙醚麻醉处死,剥离出肉芽肿琼脂块称取湿重.观察对比各组小鼠肉芽肿琼脂湿重。
    结果:(1)临床结果表明:
    术后第7日﹑第14日﹑第21日两组患者术后病情评估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短期病情恢复情况相近。术后第30日﹑第45日﹑第60日﹑第90日两组患者术后病情评估显示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实验结果表明:
    鼻窦炎高剂量组有抑制肉芽肿增生的作用。实验后肉芽琼脂湿重和醋酸氟轻松软膏组的肉芽琼脂湿重与对照组的肉芽琼脂湿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灌洗液不会引起鼻黏膜的水肿和充血.
    结论:(1)临床对照观察发现中药灌洗液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减少术腔分泌物、减少肉芽组织增生与囊泡形成、防止粘连、减轻水肿反应、缩短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缩小病灶、尽快控制手术创面的炎性渗出及痂皮形成、维持术腔清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且未发现毒副作用,从而在术腔黏膜的良性重构上有重要作用。中药灌洗液治疗组的患者术后症状﹑体征达到相同疗效的时间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缩短,可减少术后患者的换药次数,经费总体上无显著增加, 同时建立详尽的随访制度,有利于系统观察和治疗,不失为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灌洗液对鼻腔黏膜无局部刺激作用,能够抑制慢性肉芽肿的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