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低张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SCTE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小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69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患者行MSCTE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并在AD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析三种常见小肠肿瘤(GIST、淋巴瘤、腺癌)的发病年龄、部位、形态、强化方式、淋巴结和供血血管的显示率等特征,并将CT结果与肠镜进行比较,轴位与MPR图像比较,综合分析三种常见小肠肿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结果:24例GIST的平均年龄57.9岁,位于十二指肠4例,空肠16例,回肠6例。3例向肠腔外生长,2例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其余均为腔内生长型,1例为多发,22例不均匀强化,平扫一门脉期CT值平均升高52HU,21个病灶见明显的供血动脉,2例见病灶周围明显的肿大的淋巴结。22例NHL平均49岁,十二指肠4例,空肠6例,回肠12例,位于末端回肠6例。平扫一门脉期增高平均32HU,12例表现为浸润溃疡型,动脉瘤样扩张型有8例,息肉样肿块型4例。15例肠系膜见多发的淋巴结肿大,MPR重建后6例见来源于肠系膜动脉的供血动脉。9例腺癌位于空肠6例,十二指肠、回肠和末端回肠各1例,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例见肝脏多发转移性低密度灶,增强后环形强化。3例病变累及的肠管扩张,2例肠系膜根部见肿大的淋巴结,有3例MPR重建可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PR对病变的显示较为直观,对轴位图像有重要补充作用。 结论:MSCTE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尤其是增强扫描,大大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又显示了病变的强化特性,对常见小肠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甲状腺轴及血清sCD4、sCD8、IL-6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MEK抑制剂U0126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凋亡诱导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采用MTT(四甲
目的:  通过对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特别是已丧失手术机会,无法手
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每所学校建设优质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理念文化、民主合作的制度文化、个性自主的教学文化、充满教育魅力的物质文化是优质学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