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各种风险的发现、认识,进而估计、衡量和预先报警,并寻求最佳的预控对策,以最小的成本来达到控制风险的最大效益,从而减轻其经济损失的负担,获得整体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日益市场化、企业化的今天,加强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不但有助于商业银行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而且对于防范银行危机,避免金融危机,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致使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进一步加剧。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银行业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是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概述,在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的内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现实意义。然后围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展开论述,通过对许多学者关于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系统。文章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根据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各国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此套系统的预警效果进行验证,证明该系统指标有良好的预警作用。随后又以两家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其经营指标,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现状做出判断。文章的最后就完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提出配套措施。 本文分别从商业银行的国内和国际业务这两方面来构建预警指标,体现了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重要性,代表了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此为本文的创新所在。
其他文献
物流,不仅是一个产业的问题,更是一个管理理念的问题。从简单的交通运输概念到现代物流理念的形成,既是一个物流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物流理论发展的过程。在我国,物流理论
各国的银行危机发展史表明:与其它资产处置方式相比,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其现金流包装和风险分割技术,可以有效地吸引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全部市场力量,从而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本论文以“小企业集群模仿过度风险与行业专利保护研究”为研究论题,主要内容是研究模仿过度风险的理论存在性及其根本原因与必要条件,分析小企业集群模仿过度风险的成因(内生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始终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攻坚战的关键点之一。众多学者的研究使得内部评级理论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其研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