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国家发展方向的背景下,推进生态脆弱地区县域经济、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县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载体和重大举措,自2003年开展以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县域层面的生态县建设水平评估与预测,可以客观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水平,也可对未来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起到良好的诊断和指导作用。本研究选取位于全国生态脆弱区与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环境基础、发展模式等实际情况,分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现状水平及其优劣势,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生态县建设水平进行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灰色模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对研究区生态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同类地区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岚县2012-2018年生态县建设水平进行评估。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8年研究区生态县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而影响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因子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秸秆综合利用率、万人拥有病床数、城市化水平、初中教育普及率等指标,说明弥补这些指标所代表的行业领域发展短板、提高发展水平是未来岚县生态县建设的优先方向。研究预测表明,研究区生态县建设水平将在现有高水平基础上继续优化提升,各项指标均会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领域提升水平将高于经济发展系统。在对研究区生态县建设水平评估和发展预测基础上,结合发展基础和未来潜力,建议通过深化农业、工业、旅游业协同发展,通过重点做强优势农业产业、推进企业绿色清洁生产、进行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加强大气水体污染治理、提升固废处理水平,改善城乡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岚县生态县建设水平得到持续稳步的提升。